繪本作為一種以圖畫為主要表現內容的讀物,構圖巧妙、造型生動、色彩優美的畫面對于兒童無疑具有莫大的吸引力,其中,幽默詼諧,擬人夸張的語言符合了兒童語言的年齡特點,而繪本中與生活經驗密切相關的故事情節能夠引起兒童的情感共鳴。下面分享幾本繪本作品:
首先看一下繪本《小黑魚》內容和表達方式吧。開始時魚群游來游去的畫面,所有的紅魚都是用兩種橡皮印章拓印的,只有主人公小黑魚是手繪的。從視覺意圖上來看,作者希望賦予主人公強烈的存在感,對小黑魚的眼睛也進行了精心的刻畫。在古老的東方文化里,有一個詞叫作“開眼”——畫上眼睛,也就是通過使其張開眼睛的行為,為其注入靈魂。同樣地,這里的小黑魚有眼睛,也是為接下來的故事的展開埋下伏筆。他們運用各種手法,或水彩,或素描,或手繪,或線描,或剪貼,給孩子們呈現了一場場美不勝收的“視覺饗宴”。
《第五個》一書,受傷的玩具一個挨一個走進那道門,門開后,它們又光鮮地從門里出來。門后面究竟有誰?究竟發生了什么事情?一個個奇思妙想伴隨著一個個問題,撞擊孩子的心靈,給孩子帶來無盡的誘惑。同時,繪本畫面中的一些細枝末節也會讓孩子產生豐富的聯想,對故事進行自我擴充、延伸。閱讀中有意義的提問和引導,更培養了孩子的邏輯思考、預測推理能力以及聽說讀寫的語文能力。
我希望能將繪本和現在美術教學相結合,在激發學生閱讀興趣的同時模仿并內化到自己的美術作品中,暢快淋漓的發揮自己的想象力,達到更好的效果。